查看原文
其他

家在太原 | 回忆三十年前的太原生活

刘林林 太原道 2020-02-09


匆匆岁月,岁月匆匆。时间老人的年轮转得真快,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弹指一挥间, 但一些往事,还历历在目,就像刚在眼前发生的一样。


█ 八十年代的太原火车站


█ 太原火车站前的不锈钢雕塑


█ 八十年代初的迎泽大街。本组图片转载自高楼迷论坛


█ 八十年代初的五一广场



█ 八十年代的大南门大转盘


█ 八十年代初的唐明饭店


█ 八十年代初的太原长途汽车站



█ 八十年代的太原武宿机场

 

我回到太原是在1981年,那时太原最好的居民楼在解放路宽银幕附近,有几十座5至6层的楼房。据说是在打到四人帮之后,叶剑英副主席视察太原坐车路过解放路时,问旁人:“这是什么路?”答曰:“解放路。”叶剑英说:“山西是华国锋主席的家乡,解放几十年了,变化不大啊。”于是山西向中央打报告,准备在解放路盖些楼房,中央也拨了些钱,修建了这些楼房。我家当时住在离宽银幕不远的羊市街,是父亲转业时国家给分配的租赁房,建筑年代和解放路这些楼房同时期,现在这些房子都显得破破烂烂,跟不上潮流了。



█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解放路



█ 上世纪从羊市街人行天桥上向北看解放路

 

我家居住的这座楼房据说当时是房管部门自己当办公楼用的,但城建委不同意,就临时改建成居民住房,也没有暖气和煤气设施。这座楼房和解放路上新建成的几十座楼房在当时在太原也算是好房子,因为当时太原基本上是平房。我家这套房有三个房间,我父母住一间,我和老婆、孩子住一间,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住一间,还有一个弟弟当时还在陕西当兵,就这样也显得很拥挤。后来这个弟弟也回来了,就有一个妹妹到父母家中居住。


█ 1983年的三晋大厦


█ 19831028日,一个狂热的外国火车迷来中国拍摄火车时来到三晋大厦,在吃完午餐之后从三晋大厦向广一广场拍下了他在山西期间唯一一张市区的风光照

 

父亲叫人在家中安了土暖气,就是在厨房用煤烧的土锅炉,把热通过管道送到三个家中,但效果不好,家中温度在冬天时很冷。我和老婆、刚生下的孩子住在靠北的房间里,窗户上要铺上塑料布,玻璃上还要结冰。孩子几个月时,老婆没有奶,当时也没有煤气,孩子饿了就哭,我们只好一个人抱着孩子不停地摇,一个人用小酒精炉烧牛奶,速度真慢,孩子不停地哭,也影响了大家的睡眠。


█ 省府前的彩车巡游


█ 八十年代的钟楼街

 

大约在1985年,父亲的单位在旱西关盖了房子搬走了。我家的房子一分为二,另一半返还给房地局,我住了一间半房子。我把土暖气拆除了,因为不起作用还费煤。我买了蜂窝煤个炉子,安上铁皮做的烟筒,用来冬季取暖。





 八十年代太原街景

 

在太原煤很丰富,但做蜂窝煤要用阳泉煤,因为阳泉煤是无烟煤。我记得我家附近有两个煤场,一个在都司街中段水西巷南侧;一个在海边街中段,就是现在的燃料公司宿舍。当时买煤还要煤票,我骑上自行车,后座上一边挂一个铁篓子到煤场买煤,到了家中还要弄上四楼的过道,很辛苦。后来有了拉煤的民工,就花钱让他们直接送上楼,这些拉煤的民工劳动强度很大。最后随着城市煤气和集中供热的发展,这两个煤场早已消失了,也很少看见街上有拉运蜂窝煤的民工了。


 英国留学生镜头下的太原,1987年-1988年。【摄影:Gary7466】

 

我家用上煤气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事,用上煤气是一大喜事,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生活。给孩子们热牛奶,打开煤气一会就烧开了,想一想当年我用小酒精炉烧牛奶的事,真是有天壤之别了。


█ 生炉子

 

告别炉子取暖有些迟,直到2013年在房地局、市供热公司、海边街社区与本楼居民的共同努力下,本楼才通了暖气,告别了用蜂窝煤、烟煤、电取暖的历史。


█ 八十年代的迎泽大桥,该桥建于1954年,1997年爆破拆除后原址修建了新的迎泽大桥


█ 胜利桥


█ 尖草坪立交桥

 

几十年来一到冬季,每天要提上个桶倒灰渣。太原人原来还习惯打煤糕,几十年前在太原街上,看见一些人用平车拉着一车黄土,吆喝着叫卖。把黄土和煤粉用水搅合起来,再用一个铁模子放在地上,把煤泥放在模子里,用抹子把它抹平,面积大概有两本半书的面积。因为打煤糕劳动强度大,所以一般都要请亲朋好友来帮忙。煤糕在房外晾干后,堆积起来留到冬季用。到了冬季把煤糕打成一小块放进火炉,或取暖、或做饭。现在就看不见煤糕了,但老太原人一回忆起打煤糕,都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 卖烧土


█ 打煤糕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太原的煤气化刚刚起步,冬季取暖还要依靠众多的区域供暖和千家万户的小炉子,所以空气污染很严重,整个太原都是灰蒙蒙的,在全国太原的空气污染名列前茅。一到清明节前后一股大风袭来,整个天空一片昏暗,风沙滚滚,让人都憋着难受。





█ 英国留学生在太原,1987-1988年。【摄影:Gary7466

 

我回到太原时,当时人们基本上不吃粗粮了,吃的是面粉、小米、玉米粉,大米只有几斤。那时都是国营粮站,买粮还要粮票,粮票有山西粮票和全国粮票。离我们最近的粮站在半坡东街南口走100米左右。现在国营粮站都看不见了,除了去超市买粮,还要很多的私人小粮店,我想全国都是一样的情形吧。



 

我记得1986年我丈人丈母从四川来太原看姑娘时,我还发愁过。我等在粮站,看见买粮的人不要大米时,求他们把大米让给我。我未调回太原时,从四川探亲回太原时,买上几十斤大米用四川的背篼,在西安还要转车,很辛苦地回到母亲家。现在全国都一样,吃大米不发愁了,特别是东北大米,味道比南方大米还要好吃。所以说,我还要感谢东北农民,出产了那么多大米,东北真不亏是祖国的粮仓。



█ 解放路常青菜市场 


█ 市场与早点摊

 

我回到太原后,当时有101、102、103、104、105共5路电车,月票4.5元可在全太原市公交车上坐车。那时没有私家车,公交车数量也少,堵车不严重。现在私家车数量猛增,城市道路也日新月异,公交车数量也增加了不少,但交通堵塞时时发生,这种情况可能全国都是一样吧。看看最近几年的太原市,立交桥数量大增,到处都在修路,一片红火景象。


█ 1983年9月28日,一位美国学者考察太原公交系统时拍摄的照片

 

我80年代结婚时,三大件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家中给我买了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是结婚之后老婆买的。那时候买这些东西要票证。我买的自行车是凤凰牌的,是当时的名牌,上海出的,价钱大概要160元或170元左右。缝纫机是老婆用一张自行车购买票与缝纫机店的员工们换的,缝纫机是蝴蝶牌,也是名牌。这个缝纫机给家中缝缝补补或做衣服,起了很大的作用。因老婆是江浙人,心灵手巧会做衣服,小时孩子的衣服很多都是老婆自己做的。


█ 英国留学生镜头下太原人的衣着和市场,1987年-1988年。【摄影:Gary7466】


那个时候,电视机也要票证。父亲从楼下的交家电公司经理要了一张彩电购买票,我老婆买了一台21英寸的日本三洋彩色电视机,这大概是1986年以后的事,先给父母看了看,他们也看上了迷。那时彩电很紧缺,山西出产的春笋电视机要2000多元吧,而且还不好买,就有很多人做起了倒卖电视机的买卖。


 

那时山西还有很多名牌货,比如海棠洗衣机,芳芳洗衣粉,大光烟等等,现在都风吹飘散不见踪影了。


 

自中央电视台1983年举办春节晚会后,一到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都在看春节晚会,那时陈佩斯、朱时茂的小品“吃面”、李谷一“乡恋”的歌曲、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这些节目至今还令人难忘。我记得当时香港的电视连续剧《霍元甲》放映时,整个大街上是万人空巷,吸引了男女老少都来看这部电视剧。


 

几十年过去了,太原人或中国人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都现代化了。我们的居住条件改善了,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很多楼层都是30多层。道路四通八达,公交车、私家车都增加了,我们的吃的东西也丰富了,冬季的菜也是品种繁多。我们用的东西也是琳琅满目,手机、电脑普及,和几十年前有天壤之别。






█ 本组照片,分别由邓寅明、FLYINGFREE、李兆明、曹阳等人拍摄,特此致谢!

 

但过去的几十年也有我们留恋的地方,比如我们住平房时和谐的邻里关系,那时食品的安全,那时我们的工厂还处于火红的年代,我们那时还在青春年少之时,时光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在太原度过的旧时光,还是值得我怀念。



直接点击以下文字链接,阅读家在太原系列

卅载恍然一梦间:英国留学生镜头下1987年的太原城

1983年一位美国学者镜头下正在复苏的太原城

80年代太原的珍贵影像,邮政大楼那时还在建设中……

家在太原01:太原城,太原人

家在太原02:爱在太原晨起日落每一时

家在太原03:太原的那些老槐树,傲然风雨忆沧桑

家在太原04:那一碗老太原炝锅面

家在太原05:太原那些“福寿安康”之地

家在太原06:记忆中的五一路先锋百货商店

家在太原07:怀念我的母校——回民小学东西校

家在太原08:太原有条智家巷

家在太原09:半个世纪如云烟,太原十二中记忆

家在太原10:桃园那几条巷

家在太原11:桃园一巷的那些事

家在太原12:行走五一路,寻找昔日的记忆

家在太原13:大濮府煤场散记

家在太原14:住在桃园二巷的日子

家在太原15:远去的钟楼街副食品市场,近半个世纪的记忆 

家在太原:桃园三巷的记忆

家在太原:傅家巷与傅山

家在太原:桃园四巷忆吃穿

家在太原:桃园路往事

家在太原:豆芽巷往事

家在太原:郭家巷往事

家在太原:那橘红色的府东街

家在太原:老军营,相知相处三十载

家在太原:记忆里的西缉虎营 

家在太原:少年的五一广场

家在太原:家住桃园三巷

家在太原:迎泽公园的记忆

家在太原:西缉虎营院里的牵牛花

家在太原:我心中的解放路

家在太原:太原的夏天

家在太原:太原的醋

家在太原:梅山记忆

家在太原:三代人的青年路小学

家在太原:太原七中,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

家在太原:难忘上马街

家在太原:饮马河边

家在太原:记忆中的西华门老街

家在太原:悠悠文庙上官巷

家在太原:杨家堡,都市里的村庄

家在太原:桥头街,我永远的乡愁

家在太原:家住太原五拐巷

家在太原:记忆中的上马街

家在太原:徜徉在迎泽大街上

家在太原:太原的秋天

家在太原:坡子街16号的小院情

家在太原:文瀛公园话今昔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那些飘逝的青春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的点滴情怀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南海子

家在太原 | 青年路上的青春记忆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南海子

家在太原 | 我与宁化府益源庆之缘

家在太原 | 精营东边街那个消失的小院

家在太原 | 小五台,从梵音袅袅到书声朗朗

家在太原 | 双塔寺街的变迁

家在太原 | 大营盘,海校,师院……一座大院的百年变迁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文源巷东

家在太原 | 锦绣太原城的花木地名

家在太原 | 大关帝庙往事:庙里有个小学校

家在太原 | 大关帝庙往事:庙前那条街

家在太原 | 在西缉虎营小院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搬家

家在太原 | 五福庵的记忆

家在太原 |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村名

家在太原 | 张小苏:后花园的变迁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游园时代,迎泽湖畔无处安放的青春

家在太原 | 消失的湖滨会堂,心中一段美丽的梦

家在太原 | 远去的水西关

家在太原 | 张小苏:杂院杂思

家在太原 | 太原地名中的园

家在太原 | 府西街,曾经瓦房满街

家在太原 | 究竟是新源里还是新原里?

家在太原 | 我和北十方院的最后时光

家在太原 | 三条因狭窄而得名的小巷

家在太原 | 散落在太原公园里的那些记忆

家在太原 | 消失的村庄:富民路18号

家在太原 | “后小河”与七一礼堂

家在太原 | 死而复生的大二府巷

家在太原 | 我见证的解放路的几次改造

家在太原 | 细数太原“马地名”

家在太原 | 说不尽的大关帝庙 

家在太原 | 三代迎泽桥,多少人和事

家在太原 | 太原的老旧书店

家在太原 | 迎泽湖畔少年宫,几代人的儿时记忆

家在太原 | 细说晋源那些新地名的历史源流

家在太原 | 太原那些消失的老地名

家在太原 | “韶九巷”名称探源

家在太原 | 四拗村——武家庄

家在太原 | 义井村的回声

家在太原 | 往事如烟典膳所

家在太原 | 寻访姑姑庵

家在太原 | 冶峪,抹不去的乡愁

家在太原 | 拥抱梅山

家在太原 | 遥想侯家巷

家在太原 | 程家村,矿机宿舍区的前生今世

家在太原 | 太原的那些老园子

家在太原 | 太原的那些老馆子

家在太原 | 姑姑庵六号,我的童年回忆……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宽银幕

家在太原 | 水西门外与镇水神兽

家在太原 | 桃园路杏林巷的排房往事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太原老电影院

家在太原 | 印象·南市街61号

家在太原 | 我看太原庙前地区之变迁

家在太原 | 儿时太原同学家与一座城市50年的记忆

家在太原 | 寻访西校尉营古关帝庙

家在太原 | 记忆中的“认一力”

家在太原 | 新泽巷遐思

家在太原 | 寻觅三圣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